車壇動向
電動車
試車報告
專題
電動車電池四步曲
007座駕
編輯之選
撞擊測試祕聞錄
車謎
科技革命
當年經典
駕駛指南
生活時尚
PlayfulStyle
推介
 
車壇動向
電動車
試車報告
專題
電動車電池四步曲
007座駕
編輯之選
撞擊測試祕聞錄
車謎
科技革命
當年經典
駕駛指南
生活時尚
PlayfulStyle
推介

Video

258 篇文章
28.12.2023
電動車
Video
試車報告
81 %
徐祖德
 14909
 156
醒目新世代 smart#1
無論是外形、車廂空間及內飾、性能及安全性,#1 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新車大了,也實用了,而整體依然有Smart的原有味道與感覺,最難得係一換一售價35萬元有找的Brabus版本,加速直迫超級跑車。 新一代smart,無論外形、操控或性能,跟我哋認知的都好唔同。 由 Swatch 與 Mercedes-Benz 合作開發的 smart,第一部概念車於1993年面世;產品風格是取自 Swatch 的腕表設計,屬於玩樂型趣味小車。雖然後來加入 Coupé 及 Roadster 兩部跑車仔,但仍然以玩味行先,性能比較弱雞。至於今次測試的兩部 smart#1,是現行 Mercedes-Benz 及中國吉利汽車集團合資成立 smart Automobile 的第一款電動車。 車型設定為 SUV,底盤用了吉利集團自主研發的 SEA,不過車身、車廂及設備就由平治主理。 全車結構佔了74%由高剛性鋼材製成,當中19%採用一體成型的隔熱材料,用作避免電池因撞擊或高溫而引致燃燒。無論是 Premium 或 Brabus 版,都是用 66kWh 三元鋰電池;由10%充至80%,用 AC 中充只需3小時,趕時間就用 DC 快充,30分鐘搞掂。至於續航距離就因為驅動摩打數量不同而各有分別,「單摩」的 Premium 有440km ,而「雙摩」的 Barbus 就有400km。Henry:其實 smart 並非第一次推出電動車,早於2007年已生產過100輛 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輸出40hp,續航距離只有110km。今次呢部採用雙摩打的 smart#1 Barbus,馬力高達428ps,兼且仲係四驅,0-100km加速只需3.9秒,是 smart 車系有史以來性能最強,可以輕易做到咁強勁的輸出,當然跟「電動化」有絕對的關係。除了基本的ECO、Comfort 及 Sport 之外,還有一個 Barbus 的Driving mode,而選擇不同的駕駛模式,驅動方式亦有不同。慳電的 ECO 會用純後驅,着重平衡的 Comfort 採用適時四驅,而 Sport 及 Barbus 就同樣行全時四驅,分別在於 Barbus 模式會徹底解開電力封印,釋放100%的動力。Diksir: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曾經在2014年於香港進行過試驗,而在2014年又引入過Smart forfour electric drive,而且售價只需港幣$199,900,不過續航力只有150km。至於新世代的單摩打後輪驅動的 Smart#1 Premium,續航力已達440km (WLTP),雖然0-100km/h雖然要6.7秒,不過起步一剎那依然有番咁上下的加速力,加速及減速反應都相當線性,而且無論係Barbus定係Premium型號,加速及制動回收 ( brake regeneration) 都好接近電油車反應,對初接觸電動車的駕駛人,會比較容易適應。不過在制動回收力度調校方面就有少少混淆,因為調節到最強,依然唔會收慢到停車,做唔到one-pedal駕駛,最後都需要用腳掣停車;但原來系統係另有一項e-padel設定,才可以無需腳掣令汽車停下來,但加速及減速及的頓挫感就會明顯得多。Henry:smart 給我的印象是非常 funny,設計及配色都很有玩具味,所以當望住這部設計變得 elegant,科技感亦較重的全新 smart#1,好似有把聲同我講:「Uncle,我大過仔了!」而我測試的 Barbus 版,為了突出高性能的個性,更特別配上紅色安全帶、刻有「Barbus」字樣的 Alcantara 軚盤、Microfiber 纖絨 sport seats 等。Diksir:新一代smart雖已不再走得意及好玩路線,外形亦不再似大玩具,但車身顏色依然係比較活潑,尤其Premium型號的車廂設計,例如頭枕、座椅及門邊手枕的配色,仍帶有少許fun car的味道;至於12.8吋輕觸式中央螢幕上,更設有動作多多的狐狸個人助理作為gimmick,但頁面操作比較複雜,需要時間去適應。Henry:唔知大家有無同感,好多以前用起上嚟都算方便又乎合 human factors 的功能鍵,落到電動車的身上,為咗簡約而被搬入中央電子控制屏之後,就變得唔多 make sense。呢部 smart#1 都唔例外,想調校側鏡就要先用中控屏幕選擇左定右,跟住再用軚盤3點位的功能鍵調校方向;側鏡唔需要經常調節都還可,但 Engine Regeneration 及 Driving mode 呢類有機會喺行車途中變動的功能,就好明顯唔夠 user friendly,所以我建議開車前預先把頁面設定喺 Quick Control,系統就會 show 晒 Lane Assist、HDC 及 E-Pedal 各類 function 出嚟,方便即時啟動或調校。Diksir:值得一讚係有全景天窗之外,車廂空間係smart其中一項長處,車身長4,270mm,軸距亦有2,750mm,後座腿部空間很大,頭部空間也很好;不過後排座椅中央接口位置有拱起的設計,剛好會輕微頂住坐在中央的乘客尾龍骨,是需要改善之處。 Premium型號的行李箱空間為411公升,實用性也不錯。Henry:軚盤有 Light、Medium、Heavy 三種軚感調校,但始終是電軚,手感略為造作;唔想煩,可以用 Auto 由系統自動調節。Engine regeneration 有 Standard 及 Strong 兩級調校,落斜用 Strong,阻抗似突然拍入3波;雖然 Standard 的阻力較輕,但平路縮腳減速還是有輕微突兀感,需要時間適應。四種 Driving mode 之中,我較鍾情 ECO 模式,因為就算減少一邊摩打的運作,都可以輕易應付日常路面。操控感完全唔似以前的 smart,穩陣了亦紮實了,底盤調校的感覺很有近代平治風格。Barbus mode 的瞬間加速力好癲,轉向靈活度又激似 Hothatch,風馳電掣之間,完全忘記她是一部 SUV。Diksir:走實用設計的Premium,電門的加速反應十分線性,很容易適應也很容易駕駛,在高速公路速度下kick down加速力也很強,也很順暢。 摩打的運作也很寧靜,嗚嗚聲也很低,令行車更寧靜舒適。Henry:不用35萬,可以買到一部幾百匹,加速達超跑水準,操控又有番咁上下高汁的中國製造德國車,以前真係諗都無諗過。我認為呢部 Barbus 唯一缺點係原廠胎的闊度不足,用 Barbus mode 激劈會有啲牽強。Diksir:整體而言,30萬有找、續航力有440km的Smart #1 Premium,有相當寬敞的駕乘空間,是相當實用而又物有所值的電動車。至於可以挑剔的是資訊娛樂系統的操作可以再簡單易用些,後排座椅中央位置可以再舒服些,就更為理想了。2023 smart#1 Premium 規格表摩打形式:恆磁同步摩打電池容量:66kWh鋰離子電池最大馬力:272ps峰值扭力:343Nm續航距離:440km (WLTP)傳動形式:單摩打後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直接驅動0-100km/h:6.7秒極速:180km/h懸掛系統:(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制動系統:(前/後)通風碟輪圈:19吋合金輪胎:(前/後) 235/55 R19長x闊x高:4,270 x 1,822 x 1,636mm軸距:2,750mm車重:1,800kg電耗:16.8 kWh/ 100km售價:HK$299,000 (one-for-one replacement scheme)2023 smart#1 Brabus 規格表摩打形式:恆磁同步摩打電池容量:66kWh鋰離子電池最大馬力:428ps峰值扭力:543Nm續航距離:400km (WLTP)傳動形式:雙摩打四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直接驅動0-100km/h:3.9秒極速:180km/h懸掛系統:(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制動系統:(前/後)通風碟輪圈:19吋合金輪胎:(前/後) 235/45 R19 Dunlop SP Sport Maxx長x闊x高:4,300 x 1,822 x 1,636mm軸距:2,750mm車重:1,900kg電耗:17.9 kWh/ 100km售價:HK$339,000 (one-for-one replacement scheme)
24.08.2023
Video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4518
 100
天津V1賽道激試法拉利296 GTB及GTS
在天津V1國際賽車場激試296 GTB及GTS,發覺不但可以極輕鬆容易就駕馭高速激劈,而且非常好玩。 LaFerrari係法拉利首架混能超跑,不過只係生產499架的限量版。296 GTB係廠方繼SF 90後第二款量產的插電混能超跑,結合引擎及電動摩打最大馬力830ps,配8前速雙離合波箱,0-100km/h只需2.9秒,0-200km/h也只需7.3秒。至於硬頂開篷的296 GTS,總輸出都係 830ps,雖然 GTS 比 GTB 重70kg,但0-100km/h的加速未受影響,一樣保持在2.9秒。在賽道上激試,立即就感受到296底盤的電子系統是如何的聰明,令人非常容易發揮830匹馬力的狂野加速力,同時又可享受引擎高轉時的狂嘯聲勢。令人最熱血沸騰的,是人車合一的感覺,一扭軚就立即轉向,一畀油就狂飆;在賽道上只要以9點3的方式握軚,就算是髮夾彎也不用換手,一入彎就咬實路面,後輪亦緊緊跟住入彎及出彎,非常得心應手。天津V1國際賽車場,設計上已可分為全長4.3公里的國際賽道,及2.4公里的多功能賽道。法拉利賽道日選用的是多功能賽道,2.4公里已經有14個不同的彎道,基本上都用Qualifying及Performance模式駕駛,雖然短賽道的大直路並不長,但已足夠令人感受到296的強大加速是如何的威猛。加速靈敏的一個原因,是法拉利這套混合動力系統,得力於輸出167ps的電動摩打的即時加速反應,除了令加速反應更靈敏,也抵消了引擎的渦輪遲滯。至於最大馬力663ps的3公升全新V6引擎,兩組汽缸之間的角度為 120°,有助進一步降低重心之外,而最重要是新的V6重量比3.9公升V8引擎輕了30公斤,新車重量1,470kg,以插電混能來衡量算是輕巧,所以駕駛時的反應也十分輕盈而敏銳。在賽道上試車,最振奮人心的一大環節,當然是引擎的排氣聲浪。廠方宣稱這副3公升V6引擎的排氣聲浪,可以達到V12引擎的聲勢,稱之為小V12。在賽道上激劈時,引擎在轉波時的排氣聲的確非常動聽,加上引擎紅區可高達8,500rpm,加速時引擎的轉調聲就更加激昂,令人更加興奮。總結296 GTB及GTS的賽道表現,加速反應同樣激烈,操控上也沒大分別,其轉向的靈活敏銳,由軚盤傳來底盤的預見性,甚至是輪胎出現極限前的反應,都在掌握之內,反而GTS打開車頂駕駛時,更加可以直接感受到引擎的排氣聲浪,有更刺激的感覺。關於法拉利賽道日 (Passione Ferrari)法拉利大中華區於2023年舉辦四次法拉利賽道日,分別是上海(3月),浙江(5月),天津(7-8月)及珠海(9月)。至於這次的天津賽道日,項目包括Club Challenge,Corso Pilota driving course,296GTB及GTS賽道試車。2023 Ferrari 296 GTB 規格表引擎:V6雙渦輪增壓,插電混能容積:2,992c.c.馬力:830ps扭力:740Nm傳動: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波箱:8前速雙離合配軚盤+/-轉檔0-100km/h:2.9秒極速:330km/h售價:GTB $4,692,541起 (GTS $5,492,800起)
15.08.2023
電動車
Video
試車報告
徐祖德
 12472
 107
Audi Q4 e-tron 40 英國版初體驗
級距喺Q3與Q5之間,但車廂空間卻可媲美Q7,不過今次試嘅呢部Q4,係唔會引入香港的...... 講緊只係今次測試呢款英國版 e-tron 40 唔會嚟香港,而將會抵港的 Q4,係無論輸出或續航距離都會比呢部更強的 e-tron 45。計埋這部Q4,Audi 現在只有3款電動車型號,擴展速度比對手平治及寶馬都慢咗半拍,如果要喺10年內完成廠方定下的完全撤出引擎車方案,就要加快節奏了。測試的英國版 Q4 e-tron 40,外形跟將會在港發售的 e-tron 45 分別不大,巨型黑面罩配肌肉形的車身線條,是典型的 Audi SUV 風格;無全景天窗無後泊鏡頭,不過香港版會有齊晒。如果想有埋 S line 車身配件、20吋輪圈及 Sports Suspension,就要另加$75,000。底盤採用了VW全新開發的MEB,除了Audi及VW之外,Ford及Mahindra等車廠都會選用該副底盤來發展電動車。無論是今次測試的 e-tron 40 還是抵港的 e-tron 45,均採用了82kWh的鋰離子電池,電池淨重為500kg,使用175kW充電10分鐘,可增加115公里的續航距離。Audi 旗下的電動車可分為兩種驅動型式及摩打設定,純後驅會採用 PSM 恆磁同步摩打,如果是 quattro 四驅,前軸就會使用 ASM 非同步摩打。按車廠慣例,45TFSI 以下型號會採用兩輪驅動,而45以上則會配備 quattro 四輪驅動系統,所以這部 e-tron 40 採用後輪驅動是意料中事,但原來抵港的 e-tron 45 都係後驅設定,不過相信車主唔會介意採用有更好續航距離表現的後輪驅動。比較特別的,是後輪用了鼓式的制動系統,這個設定除了從未在電動車身上出現過之外,汽車亦從未試過會在驅動輪上採用「鼓剎」,而且唔只這輛 e-tron 40,就連動力輸出更強的 e-tron 45 都會採用後置「鼓剎」,咁到底夠唔夠剎?廠方宣稱一定夠剎,因為電動車 90% 的時間都是用摩打剎車,同時又可以動能回收(Recuperation),前輪的碟式制動系統,其實只佔 10% 制動時間;至於採用鼓剎,在保養維修方面,則有更經濟便宜的優點。這部英國版 e-tron 40,摩打輸出204ps及310Nm,0-100km加速8.5秒,續航距離529km。軚盤配備加減撥片,雖然無波箱,但利用摩打磁極阻抗,一樣可以做到拖波效果;拖波減速分為三段,分別可做出 0.06g、0.1g 及 0.15 的阻力強度;先用制動輕輕減速,同時按下減速撥片,第一、二檔都好順,似半自動波箱;再按第三檔,有輕微突兀感,最啱用來keep住落長命斜。馬力輸出唔算好勁,大腳踩電,一樣可以產生瞬間離心力,不過加速力好快回復線性。我一向都幾like平治與Audi的制動設定,柔得嚟又唔會唔夠收,回腳停定又唔會突兀,估唔到今次用「尾鼓」都可以保持水準。車廂好靜好舒適,轉向靈敏度及指向性都唔錯;懸掛寬容度高,可以兼顧到駕駛人與乘客的需要。好揸易揸,穩打穩紮,但無乜駕駛趣味可言,這個都係時下電動車的普遍現象。補充一句,今次比較特別,測試的是英國版e-tron 40,但規格表卻是在港發售的e-tron 45。優點・拖波自然・乘坐舒適・操控容易缺點・Drive Select 按鍵不就手2023 Audi Q4 e-tron 45 規格表摩打形式:恆磁摩打電池容量:82kWh鋰離子電池最大馬力:286ps峰值扭力:545Nm續航距離:547km (WLTP)傳動形式:後置摩打/後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直接驅動0-100km/h:6.7秒極速:160km/h懸掛系統:(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制動系統:(前)通風碟/ (後)鼓式輪圈:20吋合金輪胎:(前/) 235/50 R20/ (後)255/45 R20 Bridgestone Turanza長x闊x高:4,588 x 1,865 x 1,611mm軸距:2,767mm車重:2,020kg電耗:24.0-20.1 kWh/ 100km (WLTP)售價:HK$479,800 (one-for-one replacement scheme)
09.04.2023
當年經典
Video
車壇動向
狄港生
 11894
 43
最貴的日本車Toyota 2000GT
1967年正式量產的豐田 2000GT,成為1967年上映的第五集《鐵金剛勇破火箭嶺》邦車,量產初期的2000GT車價,已高達6,800美元,於2022年的一個汽車拍賣會中,2000GT又再刷新刷新日本車最高成交價紀錄,車價跳升至2,535,000美金。 Photo by:Playful大概因為係日本車嘅革命性突破…,當年007 James Bond製片人於1965年10月參觀東京車展期間,發現豐田 2000GT 嘅造型非常適合「邦片」,而且劇情背景在日本,正好作為1967年上映的第五集《鐵金剛勇破火箭嶺》嘅邦車!由於造價高昂,2000GT 只生產了351輛,扣除14輛專用賽車,巿售共337輛。MF10型號屬右軚版本,採用2.0公升直六DOHC引擎,輸出150ps,0-100km/h 8.6 秒,產量233輛,而MF10L則屬左軚版本,共109輛;餘下的9輛,就全屬左軚的MF12L型號,採用2.3公升直六SOHC引擎,雖然馬力只有140ps,但勝在罕有。
21.03.2023
Video
車壇動向
編輯室
 14611
 9
Ferrari Purosangue在香港推出
Purosangue意大利文的意思是「純血統」,法拉利聲稱,Purosangue不是 SUV,而是廠方75年來首款四座位四門布局的跑車。 Photo by:Playful無論如何,配備四輪驅動的Purosangue,車身重心又比歷史上任何法拉利都高出幾英吋。至於Purosangue市場對手,就肯定是 SUV了;例如林寶堅尼Urus、Aston Martin DBX,甚至是勞斯萊斯Cullinan。法拉利一直有推出2+2座位GT跑車,至於全新Purosangue,同樣是2+2座位,不過就加對開車門,與傳統2+2座位GT跑車完全不同。至於駕乘坐位置亦的確比SUV低,對開車門亦令進出後座更為輕鬆方便。為了有更理想的重量分布,新車採用中前置引擎布局,透過置於後軸的8前速雙離合器波箱輸出動力,另外又可透過動力傳輸單元,將動力輸出到前輪,實現了獨特的四輪驅動布局,同時令新車擁有49:51%的重量分布,營造跑車化的傳動布局,法拉利工程師認為這是採用中前置引擎布局跑車最理想的重量分配比例。動力方面,新車採用812 Superfast相同的6.5公升V12自然吸氣引擎,最大馬力調校為725ps,從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只需3.3秒,0-200km/h也只需時10.6秒,極速則可達310 km/h。為了令Purosangue操控更為靈敏更為跑車化,不但配備四輪轉向,還有最新的法拉利主動懸掛技術,以減少車身在彎路上的側傾,再加上碳纖維車頂,以盡可能降低重心。車廂的設計靈感源自 SF90 Stradale,配備5種駕駛模式的Manettino旋鈕軚盤,乘客座位與駕駛席的設計相當接近,同樣配備10.2 吋顯示屏,提供所有必要的行車資訊甚至車速及引擎轉數等資料,令前排乘客都可以分享駕駛體驗。法拉利還首次提供可以選配的電控變色玻璃車頂,取代標準的碳纖維車頂。電控變色玻璃車頂在玻璃下表面塗有一層電感光膜,當電流通過該薄膜時,薄膜的色度就會發生變化,變成淺色就使車內充滿明亮的光線,或在必要時轉為深色以遮蔭。同時,Purosangue亦是首款法拉利配備可檢測車外空氣的空氣品質感測器,可防止 PM2.5 級別的顆粒進入車內,改善車內空氣質素。新車還首次兼容 Android Auto 與 Apple CarPlay 系統,並且是標準配備,取代了傳統的內置導航系統,售價由港幣$6,758,000 起。
17.03.2023
Video
車壇動向
編輯室
 12702
 13
美麗開篷Ferrari Roma Spider
法拉利繼 1969 年法拉利 365 GTS4 發布後,時隔 54 年再次將這種開篷設計,應用於前置引擎布局的Roma Spider。 新車的軟頂開篷設計,軟篷在時速不超過 60 公里的情況下,只需 13.5 秒即可輕鬆開啟或關閉。此外,其緊湊造型亦有助於營造更為寬裕的行李箱空間,提升實用功能。至於折疊車頂和額外的底盤加固,令重量增加了84公斤,不過仍未算笨重的1,556公斤。軟頂開篷結構採用了一種全新材料,獨特的織物編織式樣搭配多種配色方案,新研發的可選高科技織物則為整車增添動感十足,斑斕變幻的視覺,並進一步增強了頂篷表面的 3D 效果。新車還引入了獲專利認證的全新擋風板,整合於後排座椅靠背,可通過位於中控區域的按鈕啟用,不佔用車內空間。駕駛者無需停車便可將其展開或關閉。如果駕駛者想要展開擋風板,只需按下中控區域的按鈕,後排座椅的靠背(在沒有後排乘客的情況下)便會翻轉至前排乘客頭部後方的位置。這種巧妙設計可針對通常會從車身後部被引入座艙內的氣流進行引流,從而在乘客周圍形成一個相對靜止的氣流區,同時進一步降低圍繞在較高乘客頭部周圍的亂流,相較以前的 2+2開篷跑車可降低約 30%。擾流板採用獨特的機械裝置,擁有三個展開位置,對應低風阻、中檔下壓力以及高檔下壓力三種模式。其啟動閾值可變,可根據 Manettino 旋鈕位置的變化而改變。低速行駛時,擾流板將調整至低風阻模式,因為此時下壓力對新車整體性能的影響不明顯。當車速在 100 公里/小時以內時,擾流板都將保持低風阻模式。中檔下壓力模式下,可移動擾流板與後車窗之間將會形成一個 150 度的夾角。在此模式下,擾流板可產生約30%的最大下壓力,風阻增加低於 1%。在高性能駕駛或制動情況下,可移動擾流板將自動調整至高檔下壓力模式,產生最大下壓力,協助新車呈現標誌性的躍馬駕駛激情。當擾流板開啟至最高位置時(高檔下壓力),其與後車窗之間將會形成一個 135 度的夾角,當時速達到 250 公里時,可產生 95 公斤左右的下壓力,但風阻僅增加 4%左右。數碼儀錶板與周圍的設計項目融為一體,並採用了從儀錶板處自然向外延伸的防眩目保護罩。新車還提供可選的乘客側顯示屏幕,便於共用駕駛資訊。8.4 吋的中央顯示屏設於兩個座艙之間,並且部分懸空於儀錶板和中控區域,整合了資訊娛樂和溫度控制等其他功能。F1 波箱的控制裝置於金屬面板,在駕駛者視線輕鬆所及範圍之內,便於操控。動力與硬頂版相同,容積 3,855 cc 的V8渦輪增壓引擎,可在轉速達 7,500 rpm時輸出 620 ps的最大馬力,引擎在 1,900 rpm時可釋放 80%的扭力,確保低轉加速性能。加速性能也相同,0-100km/h是3.4秒;0-200km/h同樣是9.7秒。至於8前速雙離合波箱及電子控制的限滑差速器,則置於後軸,廠方表示可達到前後 48/52 的理想重量平衡。相關內容:
03.03.2023
Video
試車報告
82.8 %
狄港生
 66628
 79
最緊要慳油Toyota Corolla Cross HEV
由住家男人化身為陽光暖男,形象立即年輕有活力,至於HEV混能版,可說是針對家居車位沒有充電設施的用家而設,加上設備十分豐富,主動安全設備亦非常齊全,又有原廠360度全景泊車影像系統,還有雙區域自動恆溫冷氣系統連nanoe X納米離子空氣淨化功能,是一款既慳油實用,又年輕有活力的混能SUV選擇。 提起豐田Corolla,大家腦海會想起成熟穩重的住家男人,至於全新推出的Corolla Cross,你又會聯想為甚麼形象呢? 住家男人變身為陽光暖男全新Corolla Cross是豐田基於Corolla發展而成的緊湊型跨界SUV,同樣基於TNGA-C平台發展。 按尺寸劃分的話,定位處於較細的C-HR及較大的RAV4之間;論外形,比樸實敦厚的Corolla房車有型,不過就沒有C-HR的激進,亦不是走RAV4的硬朗路線。強調非常慳油面對電動車的洪流,Corolla車系還未完全純電動,但就強調非常慳油,尤其是Corolla Cross HEV混能版,配全新M20A直四VVT-iE加VVT-I的2公升引擎,搭配恆磁同步電動馬達及e-CVT電子式無段變速系統,輸出198匹最大馬力及188Nm峰值扭力,耗油量以廠方公布的NEDC模式計算,可低至21.8km/L。至於純汽油豪華版,同樣採用2.0公升引擎,配10前速Direct Shift無段變速波箱,耗油量也可做到相當低的16.3km/L。我們決定挑戰Corolla Cross HEV的耗油表現,車上乘員三人,加上沉重的拍攝器材,負載量與日用車差不多,應該可反映比較現實的耗油量。最後我們用了兩晚通宵合共差不多30小時,一缸36公升汽油行了782.8公里,行車電腦顯示耗油量為20.8/L,十分接近廠方公佈的21.8km/L數字。安全設備十分豐富廠方為Corolla Cross配備的安全設備十分豐富,包括配備10個安全氣袋,而且首次在前排座位之間配置安全氣袋,又有齊Toyota Safety Sense 3.0 主動式安全系統,包括預警式防護附自動煞車輔助、線道追蹤及線道偏離警示、智慧型高燈自動切換系統等等輔助系統,其中的雷達感應式車距巡航定速系統,實際試用後都覺得非常方便易用,因為由行車電腦計算供油量,應用得好的話,可以令行車更慳油。測試的HEV混能版車廂設備亦相當豐富,包括8吋原廠輕觸式屏幕音響系統連6個喇叭及Apple CarPlay、12.3吋全電子儀錶及多功能顯示屏,Qi電話無線充電裝置,雙區域自動恆溫冷氣系統連nanoe X納米離子空氣淨化功能、自動調較駕駛座椅連加熱功能除此之外,Corolla Cross更是本港首部豐田SUV加設原廠360度全景泊車影像系統。兩款新車售價分別為:Corolla Cross HEV 混能版: HK$ 319,998Corolla Cross Luxury 豪華版: HK$ 269,220
03.12.2022
電動車
Video
試車報告
狄港生
 123980
 71
ORA 400 Pro 電動車
ORA到底係咩來頭?其實係內地長城汽車嘅電動車品牌,品質如何?買唔買得過?
28.11.2022
Video
狄港生
 1506
 6
BAM Festival 2022
BAM Festival今年再度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而其中一大焦點,係全球限量生產 275 架的 AMG ONE 超級跑車於香港首展,全新平治GLC及Mercedes-AMG C43於香港正式登場,同場又有創新科技,可持續發展、電子競技、現場音樂表演及美酒佳餚等節目;星期六晚還有演唱會。
 
[[content_date]]
[[content_categories]]
[[content_marks]] [[author_avator]]
[[content_author]]
 [[view_count]]
 [[like_count]]
[[content_title]]
[[content_sub_title]]
[[content_body]]
© 2025 DikSirAUTO. All rights reserved.
Terms of use  |  Powered by Studio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