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 Deep Blue 再勁,都只是一個智能系統,沒有把思考實踐的能力;不過一旦把人工智能安裝到一副具備活動能力的軀殼上,情況就不一樣了。
人類發展科技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提升工作效率,改善人類生活質素。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人們已開始擔心 The Age of Machines 會令他們失去工作,但事實證明,人類並未因此而被淘汰,反而與機械之間的合作能不斷提升產能,令工作變得更精密更安全更輕鬆。不過當機械有了自己的思想之後,我們與機械之間的關係,還能夠維持在純粹工具的層面嗎?上世紀70年代,一本為紀念美國建國200週年而著的科幻短篇小說《Bicentennial Man》,便帶出這樣一個值得人深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