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東西二隧方為解決塞車正道

 12949
 3

東隧又再申請加價,理據是要確保百分之十五的合理利潤。政府已即時反對,不過東隧會以法律程序和政府週旋。

回購東西二隧方為解決塞車正道

幾年前東隧也曾提出同樣申請,當時政府也反對,但是司法覆核結果是東隧得值,而且加價幅度比原來申請的加幅還要高,私家車單程收費提高至25元,比紅隧的20元貴5元,營業車輛收費同樣比紅隧的高,形成原本已塞車的紅隧更為塞車。

香港的公共交通設施之完善及方便,在國際大城市中認了第二,相信很難找到那個城市可居首位。這除了歸功地鐵路線幾乎遍布港九新界之外,完善的公路網,也令大小巴士,可點對點服務全港。唯一仍需改善之處,是港島區尤其是中環至銅鑼灣,及銅鑼灣連接尖沙咀的紅隧的交通,仍然經常大塞車。

眾所週知,上述的交通擠塞,主要是三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平均所致。流量不平均,是因為收費有高有低,位處香港交通最中心地帶的紅隧,由於是政府管理,收費反而最低,設施最新也最完善的西隧,收費是紅隧的兩倍,東隧收費也比紅隧稍高,結果流量都集中到紅隧,形成樽頸效應,不塞車才怪。

隧道流量不均造成塞車,政府沒打算回購東西二隧作為治本之策略,反而將責任推諉到汽車業,甚至向專利經營權學習最低利潤保證,大加新車首次登記稅15%,托詞寓禁於徵來遏止汽車增長造成的塞車。

特區政府民望插水,無需專家或學者分析,都知道是因為應做不做,不該做的又偏偏去做。特首所謂的「強政勵治」,變成「強政」苛徵有車階級和汽車業首次登記稅,勵治變成「厲治」,對大企業掠奪民脂民藥膏坐視不理,特區不產生深層次矛盾才怪。

遲來的風

 上一篇

承先啟後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