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寬敞的電動家庭 SUV,雖然頭段加速比較溫柔,但操控感覺似 sport car,駕駛有動感,一換一售價亦容易負擔。
除了操控有別於一般豐田設定之外,這輛 BZ4X 亦跟大部分電動車不同。
去年,豐田新任社長佐藤恒治曾表示將全力推動 beyond Zero 全電能計畫,並於 2026 年前推出多達 10 款純電動車,目標是在 2050 年實現 carbon neutrality。而這輛以 beyond Zero 命名的 bZ4X,就是 bZ 系列第一輛純電動車。
時下大部分電動車都採用後輪驅動,不過抵港的 bZ4X 就只提供前驅,咁到底邊種驅動方式優秀啲?阿茂都知,傳統汽油車,後驅的駕駛樂趣比較大,但萬一失控,就不是一般駕駛人能夠駕馭;而前驅雖然欠缺駕駛趣味,但好處是「三低」,對駕駛人的技術要求低、成本低及低耗油。不過咁,由於前輪需要兼顧驅動及轉向,所以前輪胎的損耗會較快,而且大馬力的前驅車亦較容易出現扭力轉向問題。至於電動車,由於沒有了引擎及波箱的限制,所以無論前驅或後驅,成本都不會有很大分別,但把電機系統及摩打置於前方,就有助散熱,維修都會方便啲。
提起前驅電動車,早年就有部 XC40 Recharge P6 FWD,但 facelift 後已改為後驅。今次測試的 bZ4X,由電池至整部車都是日本製造,底盤是 Toyota 及 SUBARU 合作開發的 e-TNGA,本身設計是兼顧了引擎車及電動車,所以電機系統及摩打都置於引擎艙。前懸掛用麥花臣,後雙A臂,電池放車底;前後樑經過特別強化,車底有鋁合金護板,結構跟引擎車大同小異。廠方公布數據,前驅 bZ4X 採用的單摩打,輸出有 150kW 及 266Nm;至於未有輸港的雙摩打四驅版,每個摩打各輸出80kW,合共 160kW 及 337Nm,兩者差別唔算大,但前驅版的續航距離較多。
軚盤比一般房車細,儀表板貼近擋風玻璃,遠離軚盤,呢個設定在升降調校軚盤時,會產生較大的角度比例變化,使軚盤擋住儀表板;如果用調高駕駛坐姿來遷就,又會犧牲頭頂空間,上落車唔方便。轉向用了 Steer-by-wire 技術,軚感顛覆了個人對豐田的認知,比想像中重很多,加埋較硬的懸掛設定,感覺似 sport car,不過駕駛模式只有 Normal、Eco 及 Snow,而路面感又不及傳統機械式轉向。以一輛電動車來講,頭段加速比較溫柔,任何情況下提速都唔會產生令人離心的強大拉力,這個設定可能跟「前置摩打前輪驅動」有關,漸進加速可避免摩打瞬間強大扭力造成跣胎。中控台「hold」掣上方是 regeneration boost,按掣啟動後,減速時唔算突兀,阻力跟加速都採取了漸進設定,配上運動化的操控,感覺似揸緊引擎車。
行李艙底板可以降低一級,下方配有小型儲物格。
原廠跟 JBL 800W 音響組合、人造皮座椅、前排冷暖透氣連放射式加熱功能;其他輔助安全設備包括 360度鏡頭、自動泊車、升級版的 TSS 3.0 安全系統包含盲點警示、偏離航道警示、偏離航道自動扭軚、倒車障礙自動煞車、後方障礙警示及前方障礙自動煞車等。充電及壽命方面,150kW 快速充電只需 30 分鐘便可回復80%電量;使用10年或行駛 240,000km 仍能維持 90% 電容量。
2024 Toyota bZ4X Luxury 規格表摩打形式:恆磁同步摩打電池容量:71.4kWh鋰離子電池最大馬力:201hp峰值扭力:266Nm續航距離:436km (WLTP)傳動形式:前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直接驅動0-100km/h:7.5秒極速:160km/h懸掛系統:(前)麥花臣/ (後)雙搖臂制動系統:(前/後)通風碟輪圈:20吋合金輪胎:(前/後) 235/50 R20 Bridgestrone Alenza長x闊x高:4,690 x 1,860 x 1,650mm軸距:2,850mm車重:2,465kg售價:HK$349,860 (one-for-one replacement scheme)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