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小輪是香港標誌之一,也是點綴維港的特色之一,但自從有了三條過海隧道,加上地鐵,市民對渡輪的依賴已成過去。面對時代巨輪的衝擊,先有汽車渡輪的停航,接著是普通渡輪,除非有奇跡出現,否則小輪航線陸續停辦,已是不可改變的殘酷現實。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只能提供維港兩岸交通的小輪,面對班次頻密,覆蓋範圍廣闊的地鐵和隧道巴士的競爭,加上在商業社會的機會成本壓力下,不被淘汰才怪。香港一直以多元化社會發展自豪,事實證明因為這個發展方向,才成就了香港今日的繁榮,無聲無息的就讓小輪接連消失,已違多元化發展的方向。
渡海小輪肩負市民上下班的歷史使命雖已光榮完成,作為維港魅力之一,渡海小輪其實可變身專為遊客而設的維港遊渡輪,無論是由政府有關部門例如旅發局承辦,還是由私營公司投標承辦,將充滿香港特色和懷舊風味的小輪,重新賦予旅遊大使的任命,既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訴求,又可加強香港旅遊業的吸引力,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