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渡輪轉型為維港遊熱點

 8240
 1

又有一條渡海小輪航線停辦,這次是紅磡來往中環及灣仔航線,原因是沒有私營公司願意承辦,主要是因為乘客量不足。

將渡輪轉型為維港遊熱點

原本的渡輪公司已因虧蝕而放棄續辦。紅磡居民少了過海交通的選擇,有關當局表示會加強過海隧巴服務,彌補渡輪停航的乘客需求。

香港一直有東方之珠的美譽,全賴香港夜色璀璨,維港兩岸燈火萬家,點綴成世界聞名的旅遊熱點。此外,由於是免稅港的關係,香港也是旅客的購物天堂,旅遊業的興盛,間接和直接地帶動了香港經濟發展,假如沒有了旅遊業,香港的經濟肯定大受打擊。

港府應該善用資源,將停辦的渡海小輪航線,轉型為專為遊客而設的旅遊項目,甚至依然兼顧上下班的載客任務,在非繁忙時間就是旅遊渡輪。如此一來,既可加強維港的旅遊特色,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且又可維持甚至是增加就業機會,總勝過白白放棄退役的渡輪。

政府若無意牽頭發展渡輪旅遊業,也可沿用以往投標方式,讓有意開發這項目的私營公司來承辦。近年一些社會企業,也勵行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原則,在不同的商業範疇做得有聲有色,政府也可邀請這些社企投標,只要計畫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又可帶動旅遊業,便可獲得經營權。

面對未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香港依然需要朝多元化路向發展,除了金融業,旅遊業也必須獲得更完善的發展,才能持續吸引遊客。今天看似毫無商業價值的渡輪,明天可能是維港旅遊產業的支柱。當機立斷,今天就要為渡輪籌劃可持續發展的路向,政府實在責無旁貸。

將渡輪轉型為維港遊熱點

渡海小輪是香港標誌之一,也是點綴維港的特色之一,但自從有了三條過海隧道,加上地鐵,市民對渡輪的依賴已成過去。面對時代巨輪的衝擊,先有汽車渡輪的停航,接著是普通渡輪,除非有奇跡出現,否則小輪航線陸續停辦,已是不可改變的殘酷現實。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只能提供維港兩岸交通的小輪,面對班次頻密,覆蓋範圍廣闊的地鐵和隧道巴士的競爭,加上在商業社會的機會成本壓力下,不被淘汰才怪。香港一直以多元化社會發展自豪,事實證明因為這個發展方向,才成就了香港今日的繁榮,無聲無息的就讓小輪接連消失,已違多元化發展的方向。

渡海小輪肩負市民上下班的歷史使命雖已光榮完成,作為維港魅力之一,渡海小輪其實可變身專為遊客而設的維港遊渡輪,無論是由政府有關部門例如旅發局承辦,還是由私營公司投標承辦,將充滿香港特色和懷舊風味的小輪,重新賦予旅遊大使的任命,既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訴求,又可加強香港旅遊業的吸引力,何樂不為?

增加新車首次登記稅的惡果

 上一篇

香港精神

下一篇